“布达佩斯备忘录”是一份国际协议,在纸面上保证了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弃核国家的安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协议一方的恶意,这份文件变成了毫无意义的空话。当然,我们说的是俄罗斯及其侵略政策和核讹诈。
然而,1992年,当在乌克兰开始被剥夺核地位国家的进程时,世界看到的是这个年轻国家比习惯于与之合作的莫斯科更大的威胁。
那么,乌克兰放弃核武器的原因是什么?是谁使其走上这条道路的?乌克兰真的拥有世界第三大核武库吗?
截至1991年的乌克兰核武器
全面战争使乌克兰人有时忽视的问题显露出来。从所有弹药都出口到了俄罗斯并签署了相关协议之时起,乌克兰的核地位问题很久没有被提起过了。
现在,敌人不断用这些核导弹威胁乌克兰(而乌克兰曾为此被“保证”安全和主权)和全世界,包括美国(美国和俄罗斯曾一起说服乌克兰领导人放弃核地位)。据信,截至1991年,乌克兰拥有世界第三大核武库。
截至1991年,乌克兰的核武库构成如下:
176枚洲际弹道导弹:井式发射装置中130枚SS-19型液体燃料导弹(每枚导弹有6个核弹头)和46枚SS-24型固体燃料导弹(每枚导弹有10个核弹头);
Tu-95MS和Tu-160战略轰炸机(30至43架);
战略核弹头:从1514枚到2156枚;
战术核弹头:从2800枚到4200枚。
乌克兰首任总统克拉夫丘克声称,乌克兰不可能管理该武器库,因为所有发射都是莫斯科管理的。但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尤其是乔尔诺维尔、卢基扬年科、贝德、托卢布科、马尔季罗相、斯基帕尔斯基和奥梅尔琴科反对剥夺乌克兰的核地位。
据阿纳托利·本称,他在其“权力第三,朴质第一:谁和如何解除了我们的武装”一书中指出,1991年,克拉夫丘克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毕竟,苏联约百分之十的核武器都部署在乌克兰境内,那里有近百万士兵服役。因此,几乎每十个乌克兰人中就有一个从事军事领域的工作,而且还有能够处理核武器的专家。此外,乌克兰还有拥有设计工程师团队的强大企业基础。
乌克兰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罗曼年科中将也持相同观点。这位军官在接受“评论员”媒体采访时说,他认为乌克兰可以继续使用战术核武器。
“我们是这些武器的操作者。在乌克兰,有我们的军官为核弹头提供服务。当然,他们仍能成功执行任务。”
乌克兰为何放弃核武器,以及哪些国家为此提供便利?
克拉夫丘克在乌克兰放弃核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在接受索科洛娃记者的采访时说,我们的国家无法控制带核弹头导弹的发射。这被认为是促使乌克兰放弃核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我们无法控制它们。我没有核武器操纵箱:它们在莫斯科。我只能与导弹部队指挥官通电话。他可以满足或不满足我的要求,更不用说我的命令了:这是不现实的。乌克兰无法控制核武器。”
克拉夫丘克还声称,当时维护和更换核弹头以防止辐射污染的成本很高。据称,这是乌克兰无法承受之重。
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是国际孤立的潜在威胁。毕竟,自乌克兰宣布独立以来,美国和俄罗斯联邦一直希望看到乌克兰成为无核国家,并以各种可能的方式施加压力。
美方尤其担心其国家安全,因为部署在乌克兰的洲际弹道导弹自苏联时代起就一直瞄准美国的设施。至于俄罗斯联邦的利益,我们现在只能作出判断。
乌克兰如何放弃核地位
乌克兰的核裁军之路始于1990年,当时的“乌克兰主权宣言”表示希望在未来成为一个永久中立的国家,并坚持三项无核原则:不接受、不生产和不获取相关武器。
1991年10月24日,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了“乌克兰无核地位宣言”。两个月后,乌克兰签署了“明斯克协议”。没错,这是在白俄罗斯首都与俄罗斯联邦签署的另一项可疑协议,但当时它批准从乌克兰领土上撤除战术核武器。
尽管美国提出销毁核武器,但乌克兰还是选择听从俄罗斯的意见,将导弹转交给俄罗斯。1992年5月,乌克兰撤出了所有战术核武器,但有关战略武器的谈判仍在继续。
同年11月,乌克兰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于1994年12月5日签署了《关于乌克兰无核地位的布达佩斯备忘录》,根据该备忘录,战略核武器将从我国领土上撤除。因此,当最后一枚弹头于1996年6月2日被运出时,乌克兰就失去了核地位。
1996-2001年,弹道导弹发射井也被摧毁。2000年代初,这些导弹被转移到俄罗斯,作为天然气付款或送往博物馆。
罗曼年科中将在解释从乌克兰运走核武器的程序时说:“根据《布达佩斯备忘录》,1992年,所有战术核武器都被从乌克兰运走了,1994年,所有战略核武器都被运走了。为什么先运走的是战术核武器?据说因为它们不是中央控制的。但所有这些都是童话故事,即一切据说都只由莫斯科控制,而不是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