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期间违反了哪些协议?



在俄乌战争期间,莫斯科曾多次宣布愿意进行谈判,但据称遭到基辅方面的破坏。外国和乌克兰政治分析家认为,俄罗斯政府宣布愿意进行对话,并不是为了结束战争,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自2014年以来,克里姆林宫连一项协议也没有履行,至少没有完全履行,这也证明了其具备无履行协议能力。
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需要谈判的话题偶尔会出现在国际信息领域。克里姆林宫官员或通过外交部代表扎哈罗娃声称他们“从未拒绝谈判”,或通过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之口表示,只有当“对俄罗斯的威胁不再来自乌克兰领土”时,战斗才会结束。
乌克兰领导人认为,俄罗斯投机谈判的目的是在国际舞台施加影响。任何停战都会被侵略国利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像它以前多次做的那样。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历史背景和近期发生的事件来证明俄罗斯的无履行协议能力。

违反国际法
国际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联合国)、以及乌克兰国家机构和人权保护组织都记录了侵略国在乌克兰不遵守国际法的行为。自2014年以来,俄罗斯攻击乌克兰至少违反了400项国际条约。
俄罗斯违反《布达佩斯备忘录》(1994年)是其不遵守国际法的最有力例证。根据该备忘录,作为乌克兰放弃当时世界第三大核武库的交换条件,俄罗斯、美国和英国承诺“不对乌克兰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除自卫或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其他情况外,决不对乌克兰使用任何武器”。
正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022年6月哥本哈根民主峰会上所言,俄罗斯违反《布达佩斯备忘录》的行为使世界上整个核裁军斗争变得无效。

俄罗斯也不遵守《赫尔辛基协议》(1975年),该协议本应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达成的政治和领土协议。在35个签署国中,包括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内的苏联也承担了这些义务。《赫尔辛基协议》特别规定了签署国边界不可侵犯、尊重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外国内政的原则。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违反了《赫尔辛基最后议定书》的所有10点规定。

俄罗斯在2014年对乌克兰的攻击中,其违反的其他主要国际协议包括以下内容:
– 《联合国宪章》(1945年);
– 《联合国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公约》(1999年);
– 《联合国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1948年);
– 关于战争法和战争惯例的公约体系(包括《海牙公约》和《日内瓦公约》);
– 《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2006年);
– 《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1954年);
– 《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公约》(1965年);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
– 《欧洲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1950年);
– 《欧洲委员会宪章》(1949年)。

血腥停战和炮击绿色走廊
在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和夺取乌克兰东部部分地区几个月后,乌克兰首次尝试暂停敌对行动: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宣布自2014年6月20日起单方面停火一周。几天后,所谓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1的恐怖主义领导人宣布他们将加入停火。但他们并没有信守承诺,根据官方数据,在“停战”期间(6月23日至27日),武装分子袭击乌克兰阵地超过100次,造成27名士兵死亡。武装分子违反停火协议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6月24日在斯洛维扬斯克市上空击落一架米-8直升机。机上9名士兵全部死亡。自这一先例之后,亲俄团体又多次违反停火协议。

作为“伊洛瓦伊斯克包围圈”载入史册的事件中,俄罗斯方面并非没有违反协议。2014年8月29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向武装分子发表讲话:“我呼吁民兵部队2为被包围的乌克兰军人开辟一条人道走廊,以避免无谓的伤亡,让他们不受阻碍地离开战区,与家人团聚,让他们回到母亲、妻子和孩子身边,并为因军事行动而受伤的人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大多数情况下,“人道主义(绿色)走廊”这一术语指的是为人道主义援助过境或平民疏散而临时非军事化的地区。国际人道主义法中没有明确的定义。该术语可用于指战区内人员(不一定是平民)的流动。在伊洛瓦伊斯克事件中,乌克兰军队被当场设定了通过走廊的条件,即不携带武器。在脱离包围圈时,乌克兰纵队遭到射击。至少有366名士兵在伊洛瓦伊斯克战役和试图突围的行动中阵亡。

《明斯克协议》、《新明斯克协议》及其被俄罗斯人忽视的情况
伊洛瓦伊斯克悲剧是2014年9月5日达成临时停火协议的先决条件之一,该协议被称为《明斯克协议》(《明斯克-1号》)。该和平协议由欧安组织代表、乌克兰第二任总统库奇马、俄罗斯驻乌克兰大使祖拉博夫以及所谓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扎哈尔琴科和普罗特尼茨基起草并签署。9月19日,乌克兰、俄罗斯和未获承认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代表继续就协议开展工作,签署了一份备忘录,规定双边停火、停止目前的接触线并建立30公里安全区。据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统计,在所谓停火的第一个半月(9月至11月),乌克兰东部有957名平民死于敌方炮击。此外,该组织还记录了亲俄武装团体实施酷刑、非法拘禁、处决、强迫劳动和性暴力以及破坏和非法没收财产的案件。

2015年初,违反《明斯克协议》的行为并未停止。1月13日,武装分子用冰雹火箭炮(苏联和俄罗斯的一种多管火箭)炮击了沃尔诺瓦哈市附近的一个检查站,造成一辆公共汽车上的12名乘客死亡,约20人受伤。1月24日,同样的武器被用于袭击马里乌波尔市的“Skhidnyi”居民小区。据市议会称,有31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鉴于迫切需要完善《明斯克协议书》的执行机制,2015年2月11-12日,乌克兰、俄罗斯、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在“诺曼底四国”峰会3就一系列措施达成一致,即《新明斯克协议》。协议包括双方等距离撤出重型武器,以便为100毫米口径及以上火炮系统建立至少50公里宽的安全区,为多管火箭炮系统建立70公里宽的安全区,为旋风-S型多管火箭炮、飓风火箭炮、龙卷风多管火箭炮和“圆点”(圆点U)战术弹道导弹系统建立140公里宽的安全区。

据当时的反恐行动发言人李森科称,乌克兰方面于2015年2月开始撤军。与此同时,武装团体也报告了撤离情况。然而,来自非政府控制区的炮击一再证明这些报道是虚假的。


自2015年初至2021年底,乌克兰和俄罗斯双方就战区停火一致达成了十多次协议。2015年1月至2月,占领者进攻并占领了杰巴利采沃4,这是违反协议的最有说服力的案例之一。250多名乌克兰军人在战斗中死亡。总体而言,武装分子在此期间并未完全遵守任何宣布的停火协议。据联合国高级专员办事处统计,2014年4月14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间,至少有3375名平民和4150名乌克兰士兵死亡。

边境局势升级
2021年3月,俄罗斯开始在与乌克兰接壤的领土和被占领的克里米亚部署军队。时任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说,这些军队的数量是2014年以来最多的。
这一年,俄罗斯继续在与乌克兰接壤的边境附近、克里米亚和白俄罗斯增兵。在2022年2月19日5的会议上,七国集团(G7)外长称这一行为以及炮击乌克兰东部平民和在乌克兰被占领土发放俄罗斯护照的行为违反了《明斯克协议》,其中包括禁止使用重型武器。他们还呼吁俄罗斯政权缓和冲突(缩小冲突规模)。

普京于2022年2月21日签署了承认自封的所谓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的法令,这样俄罗斯事实上退出了《明斯克协议》。欧洲领导人称此举公然违反了国际法、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和《明斯克协议》。
俄罗斯一再否认全面入侵的意图,甚至在入侵发生前几天也是如此。普京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电话交谈中一致认为有必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危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会晤定于2022年2月24日举行,这本应是为普京总统与拜登总统的峰会做准备。

全面入侵后的谈判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的恐怖行动升级,对乌克兰发动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凌晨4点左右,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后,在乌克兰全境发动了导弹袭击。俄罗斯军队同时从几个方向入侵:哈尔科夫市、苏梅市、切尔尼戈夫市和赫尔松市附近。
大多数世界领导人都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然而,无论是要求占领军完全撤出主权国家领土的呼吁,还是乌克兰军队和自卫军的强烈抵抗,都没有导致侵略的减缓。相反,俄罗斯方面于2月27日做出回应,要求乌克兰军队首先放下武器,然后才能进行谈判。

自全面入侵以来,双方于2022年初春首次尝试就冲突的未来外交解决方案达成一致。在3月3日的会谈中,乌克兰和俄罗斯代表团讨论了三个问题:军事、人道主义和政治。他们只就平民绿色走廊的形式达成了一致,但即使在这一点上,俄罗斯也再次显示出其无履行协议能力,即炮击阻止了一些居民离开正在发生激烈战斗的城市。亚速团2022年3月8日对俄罗斯军队的行动发表了评论:“马里乌波尔市的保卫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单一路线疏散平民:清除道路上的地雷、拆除工程障碍物等。现在,敌人不让马里乌波尔居民离开城市,却从这个方向对马里乌波尔发动了进攻”。

在3月底于土耳其举行的下一轮会谈中,俄罗斯代表团的一名成员承诺“大幅减少切尔尼戈夫和基辅方向的军事活动”。声明发表后,占领军确实在这些地区重新配置,但这是在乌克兰军队解放伊尔平市和基辅附近的其他定居点后立即发生的。俄军在战争期间多次做出类似的“善意姿态”,因当时俄军几乎别无选择,只能撤退。


随后与俄罗斯进行的所有停火谈判都毫无结果,因为这些谈判只是为了俄罗斯会争取时间和逃避挑起战争的责任。乌克兰领导人有一个明确的和平方案:核辐射和核安全、粮食和能源安全、释放所有俘虏和被驱逐者、恢复乌克兰领土完整和世界秩序、俄罗斯撤军和停止敌对行动、恢复正义、打击生态灭绝、防止战争升级和确定战争结束。只有满足了这一方案的所有要点,才有可能恢复与俄罗斯的谈判。

俄罗斯入侵导致的粮食危机
2022年春夏之交,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了一场新的危机,这次是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危机。乌克兰是农产品和粮食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自全面入侵开始以来,俄罗斯封锁了乌克兰的大部分海港,从而限制了出口机会。据联合国统计,有10个国家的1.4亿人遭遇粮食短缺。俄罗斯的行动增加了非洲和中东贫穷国家出现严重粮食短缺的可能性,从而可能导致饥荒。


7月22日,乌克兰和俄罗斯分别与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署了两项关于通过黑海出口粮食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解除敖德萨港、切尔诺莫尔斯克港和彼夫登尼港的封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如果俄罗斯违反协议,联合国没有办法对其进行惩罚,但他表示,这将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丑闻,整个国际社会都将做出强烈反应”。第二天,俄罗斯就用巡航导弹袭击了敖德萨海上贸易港。2023年3月,俄罗斯拒绝将粮食协议延长60天以上,尽管文件规定至少可延长120天。

西方政界人士不断呼吁基辅与莫斯科进行对话。尽管可能进行谈判的其中一方早已失去了可信伙伴的地位,其言论甚至签署的文件都不可信。九年前,当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并成为侵略国时,它终于失去了这一地位,而它本应是乌克兰的安全保障者。从那时起,克里姆林宫每一次破坏停火协议、每一次炮击绿色走廊、每一次杀害乌克兰人,都证明了它无履行协议能力。因此,乌克兰政府的谈判立场是明确的:只有在撤军和侵略国认罪之后,乌克兰和俄罗斯才能重返谈判桌。

  1.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在乌克兰东部某些地区被占领土上建立的占领傀儡政权 ↩︎
  2. “顿巴斯人民民兵”
    “顿巴斯人民民兵”是2014年俄罗斯开始侵略乌克兰东部时成立的一个亲俄恐怖组织,被编入所谓的“新俄罗斯军”。 ↩︎
  3. 诺曼底模式
    “诺曼底模式”是解决乌克兰东部俄乌冲突的一系列会议,由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支持下于2014年发起。会议以其地点命名。 ↩︎
  4. 杰巴利采沃方向的敌对行动
    杰巴利采沃方向的敌对行动发生于2015年1月至2月,且在《明斯克协议》签署后并未停止。 ↩︎
  5. 2022年2月
    白俄罗斯与俄罗斯联邦在白俄罗斯领土上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部分俄罗斯武装部队留在了这个邻国的领土。2022年2月24日之后,白俄罗斯允许使用其领空和领土炮击乌克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