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籍战俘:“原来俄罗斯并没有那么强大,而乌克兰并没有那么弱小”

中国籍战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原来俄罗斯并没有那么强大,而乌克兰并没有那么弱小。”

两位中国籍战俘出席了由乌克兰安全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向记者讲述了俄罗斯如何招募外国人参军,以及他们被俘的经历。

战俘表示,俄罗斯通过中介招募外国人加入军队。他们一开始被许诺的是与军事无关的工作。例如,其中一位战俘原本以为自己会从事康复相关的工作,但结果却变成了军人。

张仁波表示:“我一开始拒绝参与战斗,但最终还是被送到了前线。”

王广军称,在签订与俄军的合同时,相关信息被刻意隐瞒,并未告知具体职责和报酬。他原本被承诺的是建筑工的工作。

张仁波指出:“所有的东西都是俄语的,我们只能靠手势沟通,对方通过动作指示我们该做什么。我收到了一张卡,里面存入了200万卢布,但我根本无法使用。俄罗斯人会定期取走这张卡去加油、购买充电宝等物品。”

战俘还透露,俄罗斯在中国媒体和社交网络上积极传播宣传内容。据他们称,在中国普遍宣传对俄罗斯的“信任态度”。

一位战俘表示:“所有信息都是关于俄罗斯的胜利。在中国的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穿军装的人以及相关广告。在中国,当兵被视为一种荣誉,因此有些人可能会想去其他国家服役。”

王广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他于2月5日抵达俄罗斯莫斯科,2月25日与俄军签订了合同,随后被送往罗斯托夫,并于4月1日被派往顿涅茨克地区前线。

张仁波于2024年12月24日抵达俄罗斯,12月28日便以俄军合同兵身份被送往罗斯托夫。2月初,他被部署到被占领的顿涅茨克,并在多个前线区域活动,最终于4月5日在顿涅茨克方向被乌军俘虏。

两名战俘都表示自己“没有杀害过”乌克兰士兵,因为他们上前线的时间并不长。

他们都表示希望通过交换返回中国。王广军透露,他的家人并不知道他被俘的情况。他还提到,俄方教官和指挥官从未向他们说明如果被俘该如何应对。

张仁波指出,他们回国后可能会在中国面临“因参与外国战争而受到的惩罚”,但他们仍希望能够回家。

4月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乌军在顿涅茨克地区俘获了两名在俄军服役并参与对乌战争的中国籍公民。

随后,乌克兰外交部召见了中国驻乌克兰临时代办,并要求中国方面就中国公民参与对乌战争作出解释。

中国外交部则回应称,正在核实有关中国公民在乌克兰被俘的具体情况。

4月9日,泽连斯基总统在与记者交流时透露,乌克兰情报机构掌握的信息显示,至少有155名中国公民在俄军中参战。

对此,中国外交部回应表示,目前不掌握关于这些公民的具体信息。

来源: Suspilne.media